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芒种节气之后,降水量会大幅度增加,并且天气逐渐炎热,各类害虫也逐渐增多。那么关于芒种节气的来历和风俗,你知道多少呢?在芒种节气中又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!

芒种节气的来历 

芒种是每年的6月5号左右,这最适合种植农作物的时期,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,意指大麦、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,抢收十分急迫,晚谷、黍、稷等夏播作物,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,故又称忙种,芒种的芒,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,芒种的种,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五月节,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”。意指大麦、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,抢收十分急迫。晚谷、黍、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,故又称“芒种”。

芒种节气的风俗有哪些 

芒种时期各个地方的习俗活动都会各不相同,因为严重时期是种植水稻的最佳时期,所以人们在种植完水稻之后都会举行祭祀活动,这样的寓意是为了保证来年能有个很好的收成。同时期梅子生长的也十分旺盛,所以人们常常会将青梅用来酿酒。长江一带还会举行煮梅酒的活动,因为在古时候我们常说望梅止渴,煮酒论英雄等等。芒种时期百花凋零,所以人们还会自发举行送花神的活动以此来感谢花神,并且希望来年再见,但是现在这种习俗已经逐渐消失了 。

芒种时节需要注意什么 

在芒种时节,由于气候变化比较大,所以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,首先对于农作物来说,在这个时期天气逐渐炎热,各类害虫也逐渐增多,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治害虫的措施,不然的话,可能植物会因此受到大大的侵害。同时在芒种时期也正处于梅雨时节,降水量也会增加,所以在这个时候最好要种植一些需水量较大的植物,像水稻,棉花等等,这样的话就能够以此来适应气候的变化,有个很好的收成。对于人来说,在这个时期也要注意养生,多吃一些清凉降火的食物。

以上就是关于芒种节气的来历和风俗,以及在芒种节气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分析。二十四节气是由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重要文化。我们一定要多多了解,并且将其更好的传承下去 。